又見釣魚電郵

由於負責管理公用電郵賬號,很多時候就會收到不少的“壞電郵”。其中,釣魚電郵爲最,而下面要分享的這個,是今天才看到而且製作得不錯的“釣魚電郵”。如果某位管理員睡不醒,很可能也會中招。。。

下面這是其抓圖:

Physhing Email

電郵中的訊息,看起來和往常的電郵差不多。電郵來源也是和往常錯誤回彈電郵常用的賬號。再看看内容,也是很正常,或應該說太正常了。

我當時第一時間在想:“欸?服務器更新了?這個訊息很人性化哦~”。

但繼續看下去就奇怪了:“怎麽電郵預設 Port 不是常見的 110 嗎?怎麽變成 486 了?”。

和往常慣例,按任何鏈接前,先檢查其鏈接位置,立刻就露出馬脚了:

Fake link location

看到紅綫的位置嗎?很明顯,這是假的。。。

小心駛得萬年船,心細無大錯。

共勉之。

如何算网络data用量?

刚才在面子书上,一位小蚂蚁问: “用Skype语音通话半小时会用到多少data?”

其实这个问题真的让我愣了一下,一般我都是在公司使用Skype通话,所以基本上无须也没想过要计算这个用量。

由于Skype这类软件本身会根据现有的网路状况来调整自己所使用的语音质量,所以真的无法猜想它在半小时内会使用多少。

最后我提出了这个计算方法,如果有更好的确实方案,或者我的算法有误,请留言交流。 🙂

首先,我假设在这段通话中所使用的网络最高宽频速度为1.5Mbps,Skype将使用其最高频速。在还没给出算式前,有一些基本认识需要提前了解的:

1. 电讯公司所提供的网速度量单位是Mbps,全字就是Mega Bits Per Second,是以Bites为单位。而在电脑以及正式的Data计算(包括电讯公司收费时所计算的)是以 Bytes为单位,在缩写时是大写“B”。两者的分别就是 1 Bytes = 8 bits。所以电讯公司所谓的 1.5Mbps 其实其传输速度就等于 1.5Mbps/8 = 0.1875KBps.

计算方式如下:

1.5Mbps = 0.1875KBps

半小时 = 30分钟 x 60秒 = 1800秒


半小时的使用量为:
1800秒 x 0.1875 = 337.5MB.

【你G+了吗?】之 GooglePlus和Facebook同时更新

文章出处:http://www.antzblog.com/nelson/472

目前,虽然说G+还没正式公开使用,但到了贴文的今天,已经有超过两千万的网民注册“试用”。虽然说目前还是试用期,但整体的功能已经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有朋友说:”总算可以离开被游戏邀请函淹没的危机了“
但网络游戏可是目前生活的一部份,而且是目前赚钱的最好途径之一,身为目前世界身价最高的一家网络公司,推出G+这个社交网络之余,还会放过网络游戏这一块?别忘了,目前G+还只是”试用期“。:P

另外一个朋友们最常问的:“管理一个面子书已经有点吃力了,再来一个G+,可真的会吃不消啊~!”
这也是。对孙康来说,除了部落之外,还得更新噗浪、面子书,这已经用去不少时间了。再多一个G+。。。

幸好现在的网络世纪真的是“处处有工具”。测试了好几种“非正式”的方式(G+还是处于试用期),最后敲定了下面要介绍的方法,最为简单可靠:

[#M_《一次更新G+和FB》– 准备动作|。准备动作完成。| 首先在已经登陆面子书的状态下,进入http://www.facebook.com/mobile。找到处于网页中下方的《通过电子邮件上传》的部份,把下面的电邮地址记录下来。如下图,电邮地址的后缀是@m.facebook.com

下来,登陆G+。进入《圈子》。
用戶插入图片
在左上方有一个《添加新成员》的链接,按下。
用戶插入图片
输入刚才记录下来的电邮地址。
用戶插入图片
按下《保存》储存。
用戶插入图片_M#]
[#M_。。使用方式。。|。使用方式。| 当要把帖子同时贴到FB时,只需在写讯息时,把刚增加的面子书地址设在分享设定中即可。在我这例子中,新增的地址名是Facebook Photo Upload,所以我只需要把这个名字加入分享行列中即可。看下图蓝色的名字。
用戶插入图片

小贴士:
添加新成员时,并没有提供输入成员名字的项目。可以在添加新成员前,进入Gmail户口中,增加一笔FB记录下来的电邮地址记录,并给予名字即可。如果你是Android用户,只需在电话中增加一个联络记录,给予名字后进行连线同步到Gmail即可。这样在圈子添加新成员时,它就会自动从Gmail地址簿中获得名字。

下面是它的成功例子:

用戶插入图片
G+的信息
_M#]

中国微软抄袭噗浪

严重鄙视这种抄袭行为!

今天得到朋友的一个讯息说网络上出现山寨版噗浪,个人觉得十分惊讶。由于在早前得知噗浪被中国无辜封杀,所以对于这类新闻万分的注意。

噗浪是一个成功的微博平台,虽然到了今天都还没能成功的找到他的『金』点,但无可否认在东南亚国家中,他的确比Twitter来的成功。在台湾甚至是排在首位。

网络世界中,只要被认为是成功的东西就会有人当作『成功模式』来抄袭。只要所抄袭的只是一些创意方面的事物,而使用自己的方法达成,这是无可厚非,就算是对方也无可奈何。但这次的山寨版本可说是非同凡响,翻炒者竟然是中国微软,而且根据噗浪的工程人员鉴定,其客户端程式竟然有超过80%是完全抄袭!看看这段来自噗浪官方部落的声明就知道这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Needless to say we were absolutely shocked and outraged when we first
saw with our own eyes the cosmetic similarities Microsoft’s new
offering had with Plurk. From the filter tabs, emoticons,
qualifier/verb placement, Karma scoring system, media support, new user
walkthroughs to pretty much everything else that gives Plurk its
trademark appeal, Microsoft China’s offering ripped off our service.

(中译:毫無疑問的,當我們看到此服務,感到相當的震驚與憤怒,因為所有的外表與設計,是如此的相似,根本就是一模一樣!!!
從分頁、表情符號、動名詞的顏色標籤、卡馬計分系統、多媒體的支援,到每一個小部分的設計,都證明了一件事:中國微軟嫖竊了我們的服務!!)

除了界面,这个由中国微软“亲自创造”出来的山寨版,连原有噗浪的程式码、资料结构也完全翻炒。说得白一点就是把原来的程式码(Library)、排版结构(CSS)、以及所有的客户端源码(js)全部Copy & Paste!就如同双生儿般的,除了命名稍微修改以外,其余的编程习性、规格、架构、变数命名等等都一一全翻贴!(如果我在Degree时这样翻法,想要毕业真的非常困难了!说不定还会被列入黑名单中!)

噗浪给出的三个例子,相信连不会编程的你也可以感觉得到它们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


就算是同一个工程师在不同时间做出来的同一个Project,也没可能这么相似!当然除非他用回之前的源码库来制作,但如果是同一个源码库,而又是自己制作的,拥有使用权利,那么我干嘛要这么烦,要把里面的一些变数名修改?这根本就是掩耳盗铃的把戏嘛~!

而且别忘了,噗浪并没有参与开源计划。其创意、编码等等都是由他们的工程师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就算是身为免费用户的我们,也得对于这种时间、心血的投入给予鼓励吧?

多年前微软翻抄苹果界面嫌疑,就由于当时讯息交流缓慢(网际网络还没发展起来)、苹果用户不多、抄袭得有头脑(并不是100%翻抄)等等因素,而让其过关。但这次无论如何抄袭的成份可以说是100%可以被确认的了。

现在只看下来噗浪会有什么动作,但肯定的是官司少不了。微软将会赔偿多少,相信会是IT人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吧?

噗浪的官方公告在此:
Microsoft Rips Plurk

网络江湖

曾在某本小说中读过这么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如果从宏观角度看,自人类历史有记载以来,文明就在江与湖互为毗邻,一直发展至今日的规模。

从小处着眼,江湖给予人们的含义就等同于纷争、危机,与“不安全”挂钩。但对某些人来说,当中也包含着机会。但人嘛,必竟还是比较喜欢安裕的生活,虽然会在不经意时发出一些时现时生活的不滿,渲泄过后还是会回到目前的生活中,没有改变的丝毫意愿。

在网络还没出现的年代,要发泄这些不滿,只能约三五好友在夜店吹水,互相抱怨。胆子大一点、口袋也有些钱的,就会用嫖、吹、饮、赌来舒导这种心情。

到了20世纪,网络开始火热起来了,加上科技日益发展,上网已成了8岁到80岁都能轻松掌握的工具。这些人也开始有了一个新方向去渲泄这些情绪了。

网络,由于其无彿远近,让用户可以在无需面对面的情况下进行交流。在这情况下,有心人可以把自己日常使用的身份暂时放一旁,用一个不一样的身份来与世界接轨。男生可以假装是女生、10岁孩儿可以假扮为20岁的青少年、60岁的中年人可以用一个20岁的身份等等。但这种网络匿名特性却被一些十分无聊的人利用来消遣时间。随意冒名、恶意抨击、恶劣搞作、制造纷争等等,都是他们可以做出来的事情,而且乐此不疲。

从1990年到吉隆坡升学开始到今天,孙康在科技世界中曾经历过了其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从bbs、MIRC、icq到msn、skype;
从聊天房、论坛,到只能一个一个html源码慢慢敲的免费个人网(geocity)、全自动的Textcube、Wordpress、blogspot;
从单向沟通的自制网页、多媒体网络的浮现(Youtube)、到现在流行的SNS(social network system) 如facebook等等。

其间,冒名顶替、随意抹黑、恶劣搞作、恶意捣蛋等情况真的是非常常见之事。就说最近三年内在国内部落圈中曾轰动一时的就有《送心事件》和《翻版部落》。

前者从一个宣传部落的常见手法,变成后来有人匿名在好几个部落内对部落主进行人身攻击,最后结果被我查出四处匿名谩骂者是一蚂蚁成员,而被立即除名删窝处分。
后者则于抓包后,被网民们轰烈抨击之下自动刪除部落和friendster户口,从此于网上消失。
但是上述两件事情只是其中比较轰动一时的案子,当然在某些角落还有其他。

说真的,如果孙康把这些无聊人所作的事情全放心上,相信你不可能在这阅读到这篇唠叨文了。

也许孙康不会再用网络;
也许大马中文部落圈中,不会有蚂蚁的存在;
也许,还有很多也许。

所以孙康觉得要生活在现在这个网络世纪中,第一个要学会的,是学习如何放下。

放下自我对这类恶毒事物的感觉:不应该听入耳的,就当风吹过水无痕;不应该看的,就应不放在心上,如果觉得碍眼干脆就把这些留言删掉好了。

要记牢:我活着,是为了自己及在意我的人而活,何必气着自已,让这些无聊人得意呢?

我要在我的部落上写什么东西是我自己的喜好,我就是我的部落内的神!
每人观点有异,别人要如何看我写的东西,是他们的事情。但是否接受这些人的批判却是我的自由!
我写的东西主要是给喜欢我的文章的网友看的、喜欢我的人看的、关注我的人看的。
这,我又何必去管别人怎么看呢?

后记:最近在蚂蚁上又开始发现这类无聊人的踪迹了。请大家告诉大家,别让这些人得逞。

最后为大家送上这首我非常喜爱的歌曲,一首很经典的老歌:(只有歌曲没有画面)

《爱你不是爱给别人看》

原唱:叶良俊

《爱你不是爱给别人看》
也许下次    见面的时候
心中会有一丝茫然恍若隔世
毕竟我们    从不曾分别那么久
月光正明亮把我们分隔两方

每次相爱    我总不设防
无能为力面对任何谣言和中伤
你去回想    过去我对你怎么样
让你去猜疑是我最大的遗憾

冷冷夜色总是教人彷徨    我不相信那是因为太孤单
爱情世界可以是很简单    我不相信相爱下场是如此荒凉

我爱你不是爱给别人看    何必去管别人怎么讲
别让世界教你迷惘
我爱你不是爱给别人看    何必去猜别人怎么想
在你心中留个地方    容许我坚持向你证明
爱真的可以地老天荒

(初稿于WM上完成,电脑上进行最后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