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到朋友的一个讯息说网络上出现山寨版噗浪,个人觉得十分惊讶。由于在早前得知噗浪被中国无辜封杀,所以对于这类新闻万分的注意。
噗浪是一个成功的微博平台,虽然到了今天都还没能成功的找到他的『金』点,但无可否认在东南亚国家中,他的确比Twitter来的成功。在台湾甚至是排在首位。
网络世界中,只要被认为是成功的东西就会有人当作『成功模式』来抄袭。只要所抄袭的只是一些创意方面的事物,而使用自己的方法达成,这是无可厚非,就算是对方也无可奈何。但这次的山寨版本可说是非同凡响,翻炒者竟然是中国微软,而且根据噗浪的工程人员鉴定,其客户端程式竟然有超过80%是完全抄袭!看看这段来自噗浪官方部落的声明就知道这情况到底有多严重:
saw with our own eyes the cosmetic similarities Microsoft’s new
offering had with Plurk. From the filter tabs, emoticons,
qualifier/verb placement, Karma scoring system, media support, new user
walkthroughs to pretty much everything else that gives Plurk its
trademark appeal, Microsoft China’s offering ripped off our service.
(中译:毫無疑問的,當我們看到此服務,感到相當的震驚與憤怒,因為所有的外表與設計,是如此的相似,根本就是一模一樣!!!
從分頁、表情符號、動名詞的顏色標籤、卡馬計分系統、多媒體的支援,到每一個小部分的設計,都證明了一件事:中國微軟嫖竊了我們的服務!!)

除了界面,这个由中国微软“亲自创造”出来的山寨版,连原有噗浪的程式码、资料结构也完全翻炒。说得白一点就是把原来的程式码(Library)、排版结构(CSS)、以及所有的客户端源码(js)全部Copy & Paste!就如同双生儿般的,除了命名稍微修改以外,其余的编程习性、规格、架构、变数命名等等都一一全翻贴!(如果我在Degree时这样翻法,想要毕业真的非常困难了!说不定还会被列入黑名单中!)
噗浪给出的三个例子,相信连不会编程的你也可以感觉得到它们的“相似度”到底有多高:
就算是同一个工程师在不同时间做出来的同一个Project,也没可能这么相似!当然除非他用回之前的源码库来制作,但如果是同一个源码库,而又是自己制作的,拥有使用权利,那么我干嘛要这么烦,要把里面的一些变数名修改?这根本就是掩耳盗铃的把戏嘛~!
而且别忘了,噗浪并没有参与开源计划。其创意、编码等等都是由他们的工程师从无到有一步步走到今天。就算是身为免费用户的我们,也得对于这种时间、心血的投入给予鼓励吧?
多年前微软翻抄苹果界面嫌疑,就由于当时讯息交流缓慢(网际网络还没发展起来)、苹果用户不多、抄袭得有头脑(并不是100%翻抄)等等因素,而让其过关。但这次无论如何抄袭的成份可以说是100%可以被确认的了。
现在只看下来噗浪会有什么动作,但肯定的是官司少不了。微软将会赔偿多少,相信会是IT人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吧?
噗浪的官方公告在此:
Microsoft Rips Plu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