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農曆新年還有15天,新年的氣氛也越來越濃了。也許是今年大年初一落了在陽曆1月尾,商家們都從聖誕新年的佈置,直接轉成農曆新年的裝飾。對我看來兩個節日都是以紅色為主,所以要佈置應該也比較輕鬆吧?
當年在舞蹈組的日子
今天,一位老戰友把一些舊照片貼上來了,看到這些照片,真的引起非常多的回憶。那是屬於青澀歲月的回憶。
和這些老戰友的相遇是在初中二的時候。回想起來當年也是機緣巧合,讓我加入了這個團隊。當時一般上只有制服團體才會在初中一班招生,但不曉得為什麼,這個舞蹈學會竟然會到我的課室上來。而我那時還在發着歌星夢,覺得歌、舞是一定要配合一起才能夠成功,所以毫不猶豫也沒有看清楚就加入了這個舞蹈學會,也自然成為了同齡中第一個加入舞蹈學會的男生。
過了不久才驚覺這個學會的全名是《民間舞蹈學會》,但已經踏得太深,無法回頭了。。。(一笑~)


曾經試過
瘋狂練習拉筋,結果晚上睡覺時才發現爬不上床(我睡鐵架床上鋪);
瘋狂練習步法,讓還沒穿夠一年的鞋子穿了兩個大洞;
瘋狂練習劈腿,拉破了十多條練習褲(那時還沒開始穿緊身褲),同伴們對於走光事件從開始的眼淚狂飆變成麻木。。。
最後在最高峰時期,劈腿可以達到胯部離開地面只有少於一厘米的程度。雖然還不完全,但也算是盡力了。

甚至到了十多年後的今天,對於舞蹈還是懷着興奮的心情。在和舞友們聚會時,我常說這麼一句:期盼有這麼一天,還有機會讓自己可以再次在舞台上,展示屬於自己的風采。雖然在台上只能夠擁有那麼短短的十分鐘,足矣~
這是我的真心話。也祝愿現在還在參與舞蹈團隊的朋友們,繼續全心全意的去享受這人生中難得的時刻。珍惜每次踏上舞台的機會。畢竟舞蹈員的舞台生命是非常短暫的。
也願照片中的你們,現在都過得快樂、安康。
舞缘(一)
自从踏入中学校园的第三个年头,就与舞蹈结下了深深的缘份。如果真正回想起来,也曾经在小学五年级时错过了一次早来的邂逅,还好过了这么多年我俩的缘份还可以重续,这是怎样的一种命运的安排?
还记得初中二的一天,被舞蹈学会的学姐兄们召集的时候,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这个团队与我小学的生活环境还真的蛮相似 — 女生和男生的比例大约是1:4。整个团队中和我同年的包括我在内只有区区的9位,而且过了一年的磨练后,最后只剩下5位(包括我),也因此我们五人都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直至今日。
从那时起,每个放学后的时间与周末,陪伴我的都是来自这个舞蹈学会的舞友。从基本舞步一、舞步二、舞步五、例常压腿、踢腿、下腰、翻转、舞蹈手势、方位、脚步等等等,丰富了我初中学余后的这段岁月。人说学艺术的孩子不容易学坏,从我的经历来说是完全正确的。试想想为了要把握站在舞台上的区区五到十分钟的机会,展现最好的自己,每天风雨无阻的就是要正确时间联系,把一切所能够掌握的练到滚瓜烂熟,把不能掌握的一次次重复学习。
期间,和地面碰撞所造成的淤青、下腰翻转时的扭伤、压腿拉筋所造成的酸麻不适、跳跑蹦弹后肌肉绷紧后的肌肉疲劳等等,算是日常小菜一盘。最疯狂的时期,甚至试过只是练习基本,就用了两小时,一天总练习时间长达10小时,连续两个月!为的就是不要在台上留下任何遗憾!
还记得开始学习的第一支舞蹈是一支新疆舞,名为《赶集》,说的是一群少女在一个市集内采购时,一位青年向其中一位少女示爱的过程。可惜当时我还是刚加入舞团,舞蹈基础非一个烂字可以形容。学了几天就被老师放弃了这支舞蹈,现在想起来还真的觉得可惜。后来老师换了一支纯女生的舞蹈《採葡萄》,我也只能在旁边学习,上场嘛。。。虽然我跳得比一些女生好,可惜我不是女生。。。
<img src="/plugins/HC_Emoticons/emoticons/tuski/06.gif" alt="攤手" longdesc="” border=”0″>
在接下来的中学生涯中,从传统马来舞《Chongkak》、《Zabin》、《Si Penang Muda》、《Wau》、两支印度舞蹈(忘了名字了)、芭蕾现代舞蹈《Music Box Dancer》、华族传统舞蹈《青蛇》、《梅花》、华族传统双人舞《梁祝》、华族现代舞《废墟》、《男儿当自强》、现代舞《飨宴》等等,也曾参加过几个舞台剧的舞蹈演员、也曾有自己创作的舞蹈作品。现在回想起来,真的非常怀念~
(待续)
【共享空间】黑白。变
共享空间的最新作品。
除了去年观赏了他们参与的大马传薪,已经好多年没出席观赏过他们的作品了。
万分期待我可以到场观赏。

有谁想去?
—————
转自KLPAC的网站内容。地图及详细交通资料,请按链接进入观看。
Public Transport to klpac
TIP: If the taxi driver does not know where klpac is, mention the |
|
Rail | |
KTM Komuter | Sentul Timur station (5-minute taxi ride to KLPac, 20-minute walk) |
Rapid KL Star LRT | Sentul station (10-minue taxi ride to KLPac, 30-minute walk) |
Note: KTM & LRT are two separate train lines by two different companies. KTM’s Sentul station is next to Sentul Park where klpac is Rapid KL Star LRT’s Sentul Timur station is further down Jalan |
|
Bus | |
Rapid KL | |
Bus No. U3 U4 U6 U7 U8 U11 U12 U13 U14 |
Point of Origin: Bandar Baru Selayang Desa Aman Puri Tmn Jasa Utama Segambut Dalam Damansara Damai Manjalara Batu 12, Gombak Tmn Ehsan Sri Segambut / Jinjang Selatan |
Note: All the buses above end at Chow Kit (via Titiwangsa) with the exception U12 which ends at Titiwangsa (via Chow Kit). For the full route map, please visit www.rapidkl.com.my. |
|
Metrobus | |
Bus No. 100 43 55 |
|
(15-minutes walk from bus stop to KLPac) |
|
To get out of klpac, you can either call for a taxi using the public telephone outside the box office or walk out to Jalan Ipoh where you can hail a taxi. Our full address & taxi company numbers are listed above the public telephone. If you are need further assistance after a show, please proceed to our 24-hour security counter on the ground floor. |
没有舞台的舞蹈表演
所以当场就会见到很多人好像被点了穴道似的,全部都『冰』了在那边。有的正在拍照、有的在走路、有的刚刚从椅子上要站起来、有的正在对话等等。
当场的感觉还蛮新鲜的。
下面这个我就已经听过很久了,但可惜到了今天还没能够亲身体验一番。
我在想,或许我们部落客可以自己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我们的部落生命有另一个不一样的体验吧~!
你说好吗?
<img src="/plugins/HC_Emoticons/emoticons/red/red%2812%29.png" alt="开 心" longdesc="” border=”0″>
心回嘉的文章中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