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传薪 — 观后有感

这个可说是我首次观赏全由本地人制作的歌舞剧(或许称之为舞台剧会比较恰当吧?)。而且还是坐在最前面的一排,舞蹈员就在我的前面表演,真的是过瘾非常。

唯一不满的就是开场延迟了接近30分钟,这对于一向标榜准时开场的国际艺术活动来说,是一个不好的示范,希望相关单位能够好好的反省。

在故事中段,在思乡部分之后出现了少许的冷场,但幸好后来在说到男主角开始追求女主角时,把气氛重新再抓回来了。让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最后的段落,『根』的部分。成功的呈现了先辈们为了要保住民族的根,而做出的种种努力与牺牲。

整个故事,如果可以把感觉再深刻下去,相信会得到更大的效果。

最后整体来说,这场演出是成功的。共享空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待他们的继续成长。
期待他们再下来的佳作。

舞蹈鉴赏:一片羽毛

这是一支现代舞。在中国第八届桃李杯中,得到一等奖肯定。

纯男生的现代舞,把候鸟迁移的感觉都表现出来了。面对自然环境的挑战、队友的罹难,一一面对。最后冲破重重难关,抵达彼岸。。。

编导的功力,在这支舞蹈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来,画面的编排,让人无从挑剔。如果真的要挑剔,也只有舞者们的年龄:平均16岁!在舞蹈中偶有脱拍的情况,但不太显眼。以一支20人的中型舞蹈来说,表现已经很好了!而且舞者的功力也成功的为这支舞蹈加分(在开始时的那些尖叫声就可以了解了)。

在马来西亚是很难有机会欣赏到这么样的一支舞蹈。别的不说,只是纯男生的群体舞蹈就少之又少。就算你的网络是非常慢的那种,也请必耐心等待,它值得你去等候!

孙康强力推荐!

舞蹈:一片羽毛

鸡和鸡蛋

早前在胡某钪凯的部落中,读到讨论技术和器材的问题。今天在网上乱闯时又发现了一个早在N年前,孙康还在学舞的当儿,曾经问过老师的一个问题:先有舞蹈还是先有音乐?

甚至到了近这几年,孙康还是有这么一个疑问:到底在编一支舞蹈时,是先有舞蹈?还是先有音乐?

有人会说:最先有的应该是灵感吧?

无可否认,这问题如果一直追根到底,那是永远到不了底的。这是一个鸡和鸡蛋的故事。

有的人,在经过某个事件的引诱,得到了一些感触,可以让这感触编成一支舞蹈;
有的人,会先在脑海中编写一些画面,得到了一个故事,然后再把这故事编成一支舞蹈;
有的人,在听到一个音乐后,把一些动作和一些画面装载下去,也可以编成一支舞蹈。。。

从这可见,舞蹈的编成是没有一定的方程式。但是编舞者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了解什么是舞蹈。

老师曾说过:
其实,每个人在一出世就懂得什么是舞蹈。
舞蹈,可以是刚出生的小娃娃,手动足踢;
舞蹈,可以是我们每天生活上的细节:吃饭、睡觉、娱乐;(睡觉也算?!别告诉我你睡觉时不会翻身!)
舞蹈,可以是走在街上,路边被风吹动的叶子、天上正飘动的云。

台湾著名的专业舞蹈团体『云门舞集』有一个课程叫『自然律动』,教的就是如何去感受舞蹈在我们身边的存在。就算是80岁的老头子或8个月的小婴儿,都会舞蹈。

唯一问题只在于:哪种舞蹈适合哪种人。

像孙康,如果你叫我来一支民族舞蹈或现代舞,没问题。只要有足够时间准备,我可以来得有板有眼。如果你叫我跳Disco。。。在路旁找只野狗也比我跳得好。。。

好了,过头了。

其实钪凯和胡某的文章都是有道理,但是我比较倾向于钪凯的说法。在他说是Camera Sense,但是如果我把它说成是技术也不过吧?说了这么多,我也只想带出一个讯息:老胡,我败了。=.=”
(D40)